从“随手扔”到“全处置”——重庆积极推动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治理见闻
发布时间:2025-01-02 06:46:04 来源: 火狐赛事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实现广大农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关键小事”。在重庆市城市管理部门指导下,该市以建设和美乡村为目标,聚焦精细化管理,强化分类指导,让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慢慢的变多的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步入科学化轨道,村庄“颜值”不断提高。
涪陵区大顺镇大顺村,这座有着浓厚红色文化的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迎来了崭新面貌——坚持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和后端处理,不但改变了村里过去“脏乱”的现象,也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习惯。
“做好垃圾分类是全村的大事。人居环境好了,受惠的是我们自己。”大顺村党支部书记宋艺谋动员村民们热情参加垃圾分类时说的话,如今正在变为现实。
“能卖钱的蓝桶桶,易腐烂的绿桶桶,有毒有害的红桶桶,没人要的灰桶桶。”在村委会门口的院坝里,一群小朋友正在垃圾分类志愿者的指导下,哼唱着垃圾分类顺口溜。在传统四分类垃圾桶的基础上,大顺村还积极推广“两箱”分类法——大多数都用在将厨余垃圾中的新鲜厨余垃圾和熟厨余垃圾进行区分,新鲜蔬菜皮、果皮用于制作环保酵素,剩菜、剩饭用于制作堆肥。
为了让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大顺村主动邀请专家和志愿者到村里举办有关堆肥技术、区分垃圾类别等方面的讲座,着力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同时,定期组织志愿者利用早晚、周末等空闲时间进村入户,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手把手地进行指导。不久前,村里还成功举办了垃圾分类比赛,对推广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们还建立了积分换购制度。村民每月通过垃圾分类换取积分,每季度可用积分兑换洗衣液、餐巾纸等日常生活用品,大大调动了村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宋艺谋表示,村里还充分的发挥了乡村振兴学堂的作用,举办垃圾分类有奖问答等趣味活动,激发更多村民参与垃圾分类,“以前随手扔,现在随手分,垃圾分类处理已成为村民的良好生活习惯。”
环保酵素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能够大大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增加经济效益。村委会邀请专业公司和公益团队到大顺村乡村振兴学堂,开设环保酵素公益课程,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传授酵素制作运用原理和健康生活方式。“制作环保酵素的果皮、菜叶、红糖等原料在农村随处可见,制作也很简单。我们给老百姓宣传推广后,他们都很喜欢。”宋艺谋说。在村干部带动下,大顺村先后有150户村民加入生产使用酵素的行列,累计使用新鲜蔬果菜皮制作环保酵素近40吨,全村垃圾量明显减少,垃圾转运量减少约65%。
为了更好地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加强对环保酵素的宣传,大顺村首创“物物兑换”方式,即10个矿泉水瓶子或50个烟头可兑换1瓶环保酵素。活动推出以来,该村已累计兑换塑料瓶超过2万个、烟头近300斤。村民们兑换热情很高,慢慢的变多的村民开始主动捡拾垃圾。现在,塑料瓶不见了、烟头少了、鱼塘清澈了,人居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鱼池镇,记者见到了因地制宜又被智慧赋能的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治理新方式。该镇依托“小院家”乡村治理数字平台,在“遇事拍照有人管、四美庭院专业评、积分超市开心兑”等数字场景基础上,新增“垃圾满溢我监督”模块,同时为辖区分类垃圾桶逐个定制收运二维码,做到干部、群众随时扫码反馈,指挥中心实时掌握全域情况。
鱼池镇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说,该数字平台集成1个指挥平台、2套GPS(全球定位系统)、2台移动调度终端(平板电脑)、100个“千里眼”监控和895个垃圾桶二维码,即“1+2+2+100+N”的生活垃圾清运调度体系,通过先进的技术支撑,实现“点对点”指挥清运,从原本逐个清运和常规线路安排变为根据反馈及时收运,大幅度的提升了收运效率,减少收运车辆走“冤枉路”。据初步统计,鱼池镇8个行政村原本需要两周才能完成全域收运,现在当日就能实现满溢点位收运,工作效率提升数倍,成本却同时降低。据了解,在未实行智慧收运之前,每辆环卫收运车辆一年的油料费用为7.2万元。随着智慧收运系统上马,这一费用随之降至5.9万元。
此外,为确保前端垃圾桶情况能获得准确和及时的反馈,鱼池镇还借助“积分超市开心兑”模块,对成功扫码反馈且实现收运的村民进行赋分激励,积分可用于兑换基本生活用品,促进干部、村民踊跃扫码监督。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说,全市“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县)处置”的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目前已经全面建成,“扫干净、摆整齐、分到位、投准确、规范运、全处置”的理念正在一步步深入人心,乡村的人居环境慢慢的变好,村民的幸福度越来越高。
今天是2025年1月1日,2025年就此开启。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穿破云层,温暖照耀着神州大地。山河辽阔,万物茂盛。这就是,我们爱的中国!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创新推行“城市管理+美德信用转化”工作,通过美德积分评定星级店铺,商户享受优惠权益。用“小积分”撬动“大治理”,一直在优化营商环境。
刚刚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把“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作为2025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这充分反映了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从始至终坚持以造福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为民情怀。
12月24日至25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大力推进商品住房销售制度改革,有力有序推行现房销售,优化预售资金监管”列为2025年重点抓好的工作之一。
为进一步完善住房功能、优化住房性能、全方面提升住房品质,以标准引领时代进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联合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研究编制《好住房技术导则》,以新目标、新内涵、新维度助力“好房子”建设新赛道。
12月24日至25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作工作报告。参会代表都表示,报告政治站位高,形势分析准,系统谋划实,思想性、针对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会议系统盘点2024年工作,全面阐释深化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改革任务,明白准确地提出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对于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做好明年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坚持干字当头 确保任务落实——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激励全系统干部职员担当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