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明确深化10方面改革任务书、路线图

发布时间:2024-12-08 02:42:12   来源:  土壤环境

  开展城市更新“出亮点、补短板、疏堵点”12项攻坚行动,治理“烂尾楼”、打通“断头路”等行动全面展开;叫响“邯郸办事不用跑”改革品牌,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连续4个月跻身全国261个城市前十;150多万人次参加“周末大讲堂”和“周末专家邯郸行”活动,今年比往年多引进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1万余人;继续保持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今年绝大部分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日前,邯郸市委召开十届八次全会,总结市委十届七次全会以来工作,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全会提出,着力深化10个方面改革,依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调动发展潜力、焕发发展活力,激励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为全省发展挑起大梁、多作贡献,努力开创邯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邯郸市提出,深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改革。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针对产业体系重、产业层级低、竞争力不强,仍处于换挡提升、不进则退的关键期,邯郸将推进实施钢铁、煤炭、焦化、建材四个传统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三年行动计划,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线,推动技术变革、技术创新,促进企业重组整合、携手合作。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和未来产业6个产业生态圈20条产业链,支持骨干企业做强做优,扶持“新苗”企业快速成长,培育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深化绿色转型机制改革。推进产业绿色转型,推动钢铁、煤炭、焦化、建材等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大的行业进行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技术结构调整,加快走向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坚定不移治理污染,强化大气、水、土、固态废料协同共治,紧紧抓住大气治理这个关键,扭住PM2.5和综合指数两个核心指标,突出企业污染和移动源污染治理这两个重点,大力实施柴油货车新能源替代,深化滏阳河、沁河水质提升。加强西部山区矿山生态修复,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探索实行绿色账户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管理、重点行业碳足迹追踪评价、碳汇林开发、碳金融、碳交易等新机制、新模式,打造绿色低碳发展的全国示范。

  深化扩大消费机制改革。把搞活消费作为释放邯郸文化优势、人口规模优势、区位优势的突破口,以消费带生产、带市场、带人气、带全局。聚焦成语旅游力促文旅产业火爆出圈,让成语旅游的符号浸透到角角落落,让成语旅游的氛围弥漫古赵大地。积极倡导培育旅游精品,加快广府古城改造、邯郸道建设、鲲乐湾全面投运。全力发展全域旅游,实际做到“一部手机游邯郸”。

  据了解,该市将多措并举释放消费活力。积极引进各类品牌店、免税店,创新促进消费的新机制、新模式、新业态。全力发展首发经济,鼓励首发、首店、首秀、首展落地。挖掘公园、剧院、商场、体育场、博物馆等场所蕴含的消费潜力,促进多功能、多业态融合,打造各具特色的核心商圈。发展假日经济,开发夜宴、夜玩、夜游、夜赏、夜市等夜经济形态。培育本地餐饮、农产品、工艺品等特色品牌,以品牌优势育龙头、强规模。

  深化要素配置机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强化企业科学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发挥驻邯央企、省属国企科学技术创新领军作用,扭住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等开展重点攻坚,培养科学技术创新生力军。创新资本要素配置机制,打造更加优越的信用环境、法治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加强后备上市企业培育,大力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入驻邯郸。创新土地要素配置机制,树立“亩均论英雄”导向,探索弹性出让供地模式,以灵活高效的土地供应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创新物流要素配置机制,积极引进物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加强物流配送和产业园区的统一规划。

  9月17日,河北永洋特钢集团有限公司数字智能化管控中心工作人员在查看生产数据。 通讯员周绍宗摄

  深化优化营商环境机制改革。探索建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新机制,打破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在行政审批、项目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中的隐性门槛。大力推进“双盲”评审,消除招投标中的不公平、不公正、不廉洁现象。落实关心关爱企业家8条措施,做实“7+N”企业流动服务团、第三方营商环境调查、设立客户服务中心等各项举措,为企业解难题、送服务。

  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改革。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实施城市更新12项攻坚行动,让近30万群众困扰多年的住房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完善中心城区雨水管网,完善经开区路网体系以及中心城区与永年区、肥乡区、峰峰矿区快速路网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强农富农惠农机制。制定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培育规划和行动方案,实施3年攻坚,培育一批农业特色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打造一批全国知名农产品特色品牌。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建立常态化农村垃圾收集处置体系,清除农村黑臭水体,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深化行政执法机制改革。创新执法方式,面向企业推行“免打扰”执法,完善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执法协作机制,减少入企现场执法频次,创新“非现场”执法模式,以技术方法开展远程执法,依法实施首次不罚、轻微不罚、非故意不罚等执法方式,为企业未来的发展营造更加包容的执法环境。面向群众推行柔性执法,树立服务型执法理念,探索建立以教育引导为主的执法模式,以最低的执法成本换取最大的社会效益。

  深化保障改善民生机制改革。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增进民生福祉。开辟就业渠道,搞好就业服务,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统筹推进社保扩面,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加强残疾人关爱服务,将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大力实施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建设,规范中小学招生秩序,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优化养老托育服务供给,建设一批示范康养项目,打造老年人的“长寿福地”。

  深化社会治理机制改革。完善各类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守住安全稳定底线。落实“各级书记解难题”信访工作机制,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压实各级干部信访责任,从源头上化解信访稳定隐患。大力弘扬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推动优秀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严密防范重点领域风险。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防恶性刑事犯罪案件发生,以群众的平安幸福塑造邯郸对外形象。

  深化党的建设机制改革。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体系,常态化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擂台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推进“支部建在楼宇上”工作机制,打造“党旗飘扬耀邯郸”党建品牌。健全“干部到一线,围着百姓转,围着企业转”机制,探索建立更为完善的干部下沉工作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整治为基层减负。(河北日报记者白增安)

  广告热线新闻投诉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邮箱:河北日报广告热线(刊登声明)